sjzy137
江湖小虾

[] 《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自我价值实现

-->
它们都是很优秀的影片。不幸在于,它们出现在同一届奥斯卡上。虽然一时瑜亮,但终究要分高下。不过这不要紧,那不是我要讨论的事。我要说的是,我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
       从影片的定位和内容上看,两者是没有丝毫的联系的。前者黑色幽默,后者改编于惊悚小说。然而在我看来,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逆境中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前者的主人公是智障,后者的主人公是囚徒。他们在影片中都处于不利的地位,但结局都令人满意,因为他们都超越了自己所处困境的局限有了更广阔的自我拓展,这超出了人们的常规认识且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还有,对于奇迹的期待。是的,阿甘和安迪都是英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创造了奇迹。
       这个共同点不同的地方在于两者所采用的方式。阿甘更多的体现了一些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逐渐漠视的美德,持之以恒、一诺千金、重感情……安迪则充满了知性的力量,处淤泥而不染同时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追求自我完善。阿甘被动,他只是沿着路走,会遇到什么都是随机事件,只知道面对;安迪主动,他完全按照既定前进,努力完善丰满自己。相同在于,他们都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救赎了自己。要知道,照常的话,他们应该都是失败者。
     《阿甘正传》本身有着许多的讽刺意义,这也是它成功之处——让人反思。很多事情是无法选择的,比如你的出生地、相貌,对,还有智商等等。无法选择,那就只有面对。阿甘一路向前,反而比大多数人更成功。这就是前进的力量。在我看来,好的影片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而是能启迪人们什么,让人主动思考并从中自省得到启示。《阿甘正传》做到了这点,《肖申克的救赎》也做到了这点。
      《肖申克的救赎》首先是精神的救赎,虽然安迪被判终身监禁,他的自由被剥夺,生存空间被禁锢,但他的精神仍焕发勃勃生机,并未一同被禁锢,而是始终充满和坚持着希望。安迪月复一月周复一周的写信最终迫使政府妥协拨款捐赠图书,在狱警冲进播音室前怡然自得的听着歌曲《今夜无人入睡》……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康德的一句话:“位我上者辽阔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影片中安迪仿佛是在身体力行者这句话,你可以看到他内心的坚定和对目标的执着。他用了十九年,用一把被认为只能雕琢小石子的锤子凿出了通往自由之路。影片中的老头布鲁斯出狱后因适应不了外面的世界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他获得自由,可其精神世界却没有解脱。相较之下,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怎样影响着他的人生。
       要想让自己有价值,先从自己的精神开始,从自己的行为开始。只要怀有希望,怀有并保持着美德,不管路远且长,我们终究不会沦落不会迷失,终究会实现或体现我们的价值。
#1楼
发帖时间:2007-07-30 15:48:42   |   回复数:3
游客组